一、编制背景
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安全高效处置地质灾害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。机构改革后,各部门职能职责有所调整,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精神,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救援和处置能力,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,维护社会稳定,促进经济社会健康、协调、可持续发展,共同构建“平安灞桥”。我们依据和省、市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案,结合灞桥区实际情况以及应对地质灾害工作的新经验、新做法,编制完成《灞桥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》。
二、编制依据
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》《地质灾害防治条例》《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》《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》《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》《陕西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》《西安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》《西安市灞桥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》《灞桥区突发地质灾害风险分析报告》《灞桥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资源调查报告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。
三、目标任务
为及时、有序、高效地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,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,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,实现全区经济发展和人口、资源、环境相协调。
四、适用范围
本预案适用于灞桥区辖区内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崩塌、滑坡、泥石流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预防、预警、应急调查、应急处置、抢险救灾等工作。
五、主要内容
《预案》主要内容包括:
一是总则,阐述了《预案》编制的目的、编制依据、适用范围、工作原则、突发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分级等内容。
二是组织体系和职责任务,包括专项机构、办事机构、指挥体系等内容。
三是预防和预警机制,明确了突发地质灾害的预防机制、地质灾害监测、预警、险情处置等内容。
四是应急响应,对应急值守、信息报告、先期处置、分级应对、指挥协调、处置措施、社会力量参与、信息发布、响应终止等内容进行说明。
五是后期处置,涵盖了善后处置、调查评估、恢复重建等内容。
六是应急保障,分为应急队伍、资金、物资、装备保障,通信与信息传递,应急技术保障,宣传与培训,新闻信息发布,监督检查等部分。
七是预案管理与更新,对预案制定的程序和修订期限进行了规定。
八是责任与奖惩,包含奖励和责任追究两大内容。
九是附则,重点介绍预案中相关名词术语的定义与说明、以上以下的含义、预案解释、预案实施时间等内容。
《预案》配套3个附件,分别为《灞桥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图》《灞桥区突发地质灾害组织指挥体系构架图》《灞桥区突发地质灾害指挥机构及职责及成员单位职责》。
六、新旧政策差异
本次修编的《预案》与上一版本相比,重点完善了以下内容:
一是梳理了组织指挥体系。对区级指挥机构进行了完善,对各成员单位的职责进一步进行了明确,新增了综合协调组、抢险救援组、技术支持组、后勤保障组、医疗救治组、社会治安组、宣传舆情组、调查评估组等应急工作组,更加适应了当前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需要。
二是细化了预防预警措施。新修订的预案对预防和预警机制部分进行了补充完善,新增了预警等级划分标准和预警信息发布程序,进一步明确了预警响应措施以及响应调整解除内容,
三是优化了响应启动条件。结合近年突发地质灾害防范和应对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和省、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,在原有预案的基础上,新增了应急值守、信息通报、先期处置、响应启动条件和程序,并对响应措施进行了优化,在附件详列了预案启动的响应流程图示,更加突出了应急预案的操作性和针对性。